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展会新闻

中国首次同时成为油气最大进口国

时间:2019-01-23 11:42 来源:susankoo 点击:

继2017年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之后,2018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并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在2019年继续攀升。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本周发布的《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做出了上述预测,该报告已连续发布11年。

报告信息显示,2018年进口原油4.6亿吨,对外依存度升至70.9%,天然气进口量125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升至45.3%。

国际市场方面,石油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等因素,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均价分别为71.69美元/桶和64.90美元/桶,同比分别上涨31.0%和27.6%,波动剧烈;天然气消费增速增速创下5年来新高,油气行业整体回暖。中石油预计,2019年,布伦特均价将降至60-65美元/桶。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总结称,中国油气体制改革正进入关键之年、油气行业低成本高质量发展也处在关键之年,这也是中美博弈的关键之年。

油价波动剧烈,美国成为最大产油国

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年均价大幅提高,并经历了先震荡冲高再深度下挫的全过程。2018年10月3日,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格分别高达86.29美元/桶和76.41美元/桶,创下四年来的高点。而在12月24日这天,布伦特和WTI期货价格又分别跌至50.47美元/桶和42.53美元/桶,创下2018年以来最低价纪录,国际油价全年最大波幅达71%。

对于近年来的油价波动,报告认为, 2014年起,国际原油市场连续三年供应过剩,致使油价持续下跌。随后,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产油大国为主的“减产联盟”,在2016年底达成协议进行减产行动,使得国际石油市场供需逐渐相当,慢慢恢复了平衡的局面。

到了2018年,“减产联盟”的行动则表现为“减产—增产—减产”。1—5月,“减产联盟”依旧保持着超高速执行率,维持着石油市场的稳定。但2018年5月8日,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要求各国在11月前停止自伊朗石油进口,否则将受制裁,伊朗石油出口量便逐渐下降,可能引发的供应紧缺是10月初油价持续走高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经济危机、石油设备严重老化等因素影响,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也大幅下跌。到了11月,伊朗石油出口量相比5月减少140万桶/日,降至128万桶/日。

为弥补两者带来的潜在供应缺口,6月份时,“减产联盟”决定实施增产计划,“减产联盟”的实际增产幅度高出伊朗、委内瑞拉两国的产量降幅。同时,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虽然确实生效,但却给予了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等8个国家和地区180天豁免期,不及此前“令伊朗石油出口率降至零”的预期严苛;10月份,沙特阿拉伯记者卡舒吉的被杀使得沙特在政治上受制于美国,加上美国自己也十分争气,11月中旬,美国周度原油产量达到1170万桶/日,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又在11月30日当周,周度原油和成品油的出口量超过进口量,为1991年来的首次,“减产联盟”的把控力度大不如前。

种种因素叠加之下,全球石油市场再度出现供应过剩,四个季度全球市场分别供大于求10万桶/日、50万桶/日、110万桶/日和40万桶/日,全年全球石油市场总体供大于需50万桶/日。

不仅是供应侧的变化在影响着2018年的国际原油价格,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转弱、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世界石油的需求增速也在回落。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3.7%,与2017年持平,世界石油需求同比提高140万桶/日,低于2017年150万桶/日的同比增量。

报告预计,2019年,国际石油市场将更为动荡。以中美经贸摩擦为代表的贸易争端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虽然在伊朗石油进口方面,美国对8个国家和地区有临时豁免期,但美国通过限制来打击伊朗和改变中东地缘政治局面的目标尚未改变。预计2019年世界石油需求同比增加130万桶/日,低于2018年140万桶/日的增量。

“减产联盟”仍将继续稳定市场和油价,报告认为在基准情景下,2019年世界石油市场将维持供略大于需的态势,布伦特原油全年均价范围会降至60—65美元/桶;如果伊朗石油出口全部中断、委内瑞拉石油产量超预期减少、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两国局势动荡导致石油供应锐减,则全球石油市场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会提升至70—75美元/桶;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再升级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受阻、“减产联盟”减产执行情况变差、美国原油产量强势增长,则全年油价均价水平或会降至50—60美元/桶。

天然气供需两旺,全球价格上涨

相比石油供需的剧烈波动,全球天然气消费与供应继续增长,增速创下5年来新高。2018年,全球天然气消费约3.86万亿立方米,增速为5.3%,高于2017年的3%;全球天然气的产量约为3.97万亿立方米,增速为4.5%,高于上一年的2.7%。

消费上涨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全球经济复苏和亚太新兴天然气进口国需求增加。去年,估计亚太天然气消费量为831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8%,其中韩国就因为能源政策和天气原因,使得城市燃气和发电用气需求大增,拉动了全国天然气的消费;中国受煤改气政策的影响,消费量增速高达16.6%,为世界增速第一,也是带动全球天然气消费的又一大原因。

除此之外,美国也是天然气消费大国。2018年初和年底,美国经历了极寒和连续降温降雨的天气,采暖度日数同比增长13%,供暖用气需求同比增长15%,这也让美国在2018年的天然气消费量达到8208亿立方米,增量为8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以占全球总消费量1/5的数额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中国分别以4545亿立方米和2766亿立方米的消费总量排在第二和第三。

消费上行的同时,全球天然气的供应也持续稳增,市场保持宽松状态,其中北美贡献最为突出,受美国需求增加和出口需求推动,其产量增幅最大,增速达9.1%;欧亚大陆产量同比增长5.5%,同北美产量合计起来,可以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

与此同时,全球LNG液化能力也增至3.83亿吨/年,同比增长7.8%。目前全球有5个项目、7条生产线投产,新增产能3115万吨/年,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合计占比超过90%。

2018年,全球天然气的价格也呈上升走势。美国受LNG出口增加和需求上升影响,HH(Henry Hub)全年均价为3.1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比上年上涨5.9%;欧洲受寒流和暴风雪、气田意外停电和停产影响,年均价8.0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比上年上涨38.8%;亚洲受主要消费国需求增加和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东北亚地区LNG进口均价为9.4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上涨23.3%,LNG现货均价也在需求的推动下达9.8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上涨43.3%。

报告预计2019年,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继续宽松,全球天然气需求有望稳步增加到3.98万亿立方米,比2018年增长3%;全球天然气产量为4.09万亿立方米,增长3%。LNG现货价格有望回落。

中国成为油气双料最大进口国

2018年是中国油气消费快速增长的一年,但国内原油产量却连续三年下降,天然气产量增速不及消费增速,继2017年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之后,又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

自2015年起,国内原油产量就连续下降,主要是受原油资源禀赋条件和低油价下高成本资源经济效益欠佳被迫停产、上游投资不足等因素影响,到2018年,国内三大石油公司都加大了勘探开发力度,新疆、川渝等地区都在待勘探的名单。原油产量下降势头得到遏制,估计年产1.89亿吨,同比下降1.3%,降幅较去年收窄1.9个百分点。2019年,原油产量有望重上1.9亿吨。

2018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为4.6亿吨,同比增长10.9%,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9%,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同时,国内石油表观消费6.25亿吨,首次突破6亿吨。

中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也大幅攀升。在环保政策、“煤改气”等政策的影响下,全年天然气消费量约为2766亿立方米。中国全年天然气进口量为125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升至45.3%,较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全年天然气供应量约为2827亿立方米。其中估计国内全年天然气产量为1573亿立方米(不含地方企业的煤层气),同比增长6.6%,天然气进口量为12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1.7%,进口天然气是国内天然气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

尤其到了冬季,天然气供气紧张,为保障天然气供应,中国将继续加强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的建设,继续推进管道建设,到2018年底,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近7.6万千米,鄂安仓输气管道一期、蒙西管道一期、中缅管道支干线楚雄至攀枝花天然气管道投产,加上中俄东线、潜江—韶关天然气管道已部分完工,估计全年建成跨省干线管道1540千米。

报告预计2019年,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上升,构建全面开放条件下的油气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国际油气市场话语权,成为当务之急。

油气改革方面,报告总结称,2018年,中国油气行业进入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意见的实施阶段,围绕市场体系和安全保供体系建设的措施逐步推出,油气行业全产业链扩大开放,民营油气企业进一步分化发展迅速崛起。到2019年,油气行业及国企各项改革将进一步落实,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企、民企、外企三方在油气全产业链上竞争的新格局将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