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安庆石化利用2个月的时间,通过大力优化原料结构和生产过程,克服了车用柴油产能先天不足的客观局限,车柴产量大幅增长,5月份达到12.44万吨的历史最高量。
从2014年9月开始,安徽省及周边地区加快推广使用车用柴油。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石油化工企业,安庆石化面对的车柴市场需求很大。但是受装置结构和原料性质的限制,安庆石化的车柴产量很有限,2014年全年只有24万多吨,占柴油总产量的8.1%。
“车柴加速推广后,我们每月的产量预计要达到13万吨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综合计划部的副总经济师王杨军说,“我们正在加快推进的柴油加氢裂化项目能彻底改观现在的柴油生产结构,但是投产时间要到2017年。”
摆在安庆石化面前的困难不仅是车柴产量要从平均每月2万多吨增长到13万吨,同时还有大幅减少普通柴油产量的问题。
在市场需求扩大和产能先天不足的强烈反差中,安庆石化立足现有条件,全力以赴在优化上找出路。
他们在总部炼油事业部的大力帮助下,很快确定了调整原油结构、与兄弟企业互供柴油组分、优化生产过程等具体措施。今年3月,该公司成立了以分管领导挂帅的产销结构优化联合攻关组,从三个方面齐头并进展开优化。
他们一方面积极优化自采原油结构,优先选择有利增产车柴的原油品种;同时利用区域优势优化原料柴油,与在柴油组分上呈互补之势的兄弟单位加强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赢。另一方面,向内充分挖掘生产潜力。通过优化三套催化装置的负荷分配和操作条件、将二次柴油分别送入重油加氢和蜡油加氢装置回炼等一系列严谨的试验,他们摸索出了“增产车柴、减产普柴”的最佳生产方案。
为了保证所有优化环节不打折扣地得到落实,该公司分类分解细化了12大项具体的优化措施,一一明确了任务、时间和责任人,并制定了相关的考核措施。
连月来,安庆石化的车柴产量不断创新高,4月生产10万多吨,较3月份增长近6万吨,5月即达到了12万多吨,满足了新的市场需求。